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微縮」革命:向謝清俊教授致敬


    2002年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正式啟動的第一年,瞬間即讓數以百計的研究人員、教師、助理和工作人員集結在同一面旗幟之下,而我正是其中之一。那時候,團隊的成員來自天南地北,彼此相當陌生,甚至不曾謀面。大家似乎也並不十分清楚「數位典藏」是什麼,有點傻呼呼的,就回應了當時的總計畫辦公室主任謝清俊教授的號召。他說,這是第一個真正跨越科技與人文的「國家型計畫」,也是唯一一個讓人文學者可以參與、奉獻的「國家型計畫」。那時候,我並不十分清楚「國家型計畫」究竟有何重要或偉不偉大,但我願意加入,因為我相信謝清俊教授。他是我見過的最浪漫、最熱情、最多夢想的科學家。
    事實上,因為他的倡議和協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才能在1984年便開始推動「史籍自動化計畫」,並完成《十三經》和《二十五史》全文資料庫的建置,這也是獨步全球的一套漢籍全文資料庫。而主要由他所催生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則是更具野心的一項文化工程,其目標是要將所有重要的國家文化資產一一數位化,並加以利用。其內容包括:古籍、檔案、文書、照片、圖像、影音、器物、標本、建築等,知識的範疇廣及:歷史、文學、藝術、電影、民俗、宗教、動物、植物、礦物、醫學等。可謂上天入地,東西南北,幾乎無所不包。
    而七、八個年頭過去了,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約略估算,曾投身於這項工程的人員總數應該已在千人以上了,所完成的資料庫已超過150個,而其原始典藏品堆置於上百個機構的大小庫房或儲藏室之中,重量應該可以以公噸計算,長度絕對可以繞台灣一圈以上,但其「數位檔案」的大小,則只要一間小房間,幾部高容量的磁碟陣列機,大概就可以儲存了。
    這是一種非常驚人的「微縮」革命。這也讓我想起1980年秋天的往事。那時候,我剛升上大學三年級,二十歲生日前夕,我向父親要了一筆錢,買下鼎文書局印行的精裝本《二十五史》,算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而這一部書,從此長期佔滿我一整個書櫃和一小面牆,每次搬家,都會成為沉重的負擔。而就在幾年之前(似乎是2005年),某一個天高氣爽的黃昏,我在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旁的人行道上散步,碰到了謝清俊教授,他非常興奮的叫住了我,拿出HTC生產的手機,向我展示《史記.高祖本紀》的內容。他說:「整部《二十五史》都在裏頭。」那是一個不小的震撼。
    然而,從人文的角度來看,「數位典藏」所引發的「微縮」革命,最重要的並不是典藏品體積、重量和長度的縮減,而是城鄉之間、貧富之間、專家與民眾之間、政府與百姓之間,對於文化資產的掌握與運用的權力,原有的落差可以大幅縮小了。這一切,要歸功於許許多多默默奉獻青春與血汗的工作人員,也必須感懷謝清俊教授這一位「數位典藏」的「高祖」。


20109月白露之後寫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