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調查顯示,全世界的人口總數在201021時,已滿68億。大家對於這個數字也許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但是,我們若知道人類的人口總數在十九世紀末才16.5億左右,[1] 那麼,在百年之間呈現四倍數的增長便不能小看了。更何況人類在二十世紀還打過兩次世界大戰及難以計數的區域性戰爭,而且,還遭遇過多次大規模的瘟疫(包括鼠疫、霍亂、流行性感冒等)襲擊。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人類能繁衍出歷史上最多的人口總數,應該可以算是一種奇蹟,也是人類文明的成就。

不過,這種「人口爆炸」所衍生的問題(如資源耗竭、糧食缺乏、生存競爭、空間擁擠、公共衛生等)其實都不易解決,而且正不斷在累積、增強壓力,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因此,我們必須及早反思造成目前這種狀況的緣由,研擬對策,以確保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而回顧這一段驚人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二十世紀(尤其是1950年之後)人口快速而大量的增長,主要似乎歸因於人類「政治技能」[2] 的愈趨純熟與「科學技術」[3] 的重大突破。前者隱而不顯,後者則眾所矚目,且引以為傲。

但是,科技真的只帶給人類繁榮與幸福嗎?只怕未必。事實上,不少科學研究社群的成員、探討「科技與社會」(STS)的學者,以及關心人類文明走向的人文學者與宗教家,都曾經對此有過省思並提出建言,但是,一般的大眾卻很少有機會接觸這樣的訊息。或許是基於這樣的緣故,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人社會科學講座」乃決定從2008年起推動「現代科技文明發展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系列講座,並委由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與國立成功大學分北、中、南三區負責執行。

國立中興大學的團隊接獲這個任務之後,考量學校自身的特長在於農業與生物科技,而「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又是最近幾年民眾關切的重大議題,便決定以「現代食品科技文明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為主題,展開長達二十個月(2008121日至2010731日)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工作的第一個階段,我們先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核心工作團隊,成員包括: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羅思嘉教授、國立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許舜喨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詹長權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所胡素婉教授、東海大學社會學系鄭斐文教授。緊接著,我們便擬訂主要的探討課題,並依據個別的專長和興趣進行分工,先各自展開資料蒐集與專家諮詢的工作。當初,我們認為,純從技術的層面來看,食品科技可以進一步切割為生產科技(包括原生食材、基因改造食物與加工食品等)、保存科技與輸送科技,而從人文與社會的角度來看,食品科技所引發的問題則包括個人健康、公共衛生、經濟利益、生態環境、社會規範,乃至文明存亡。由於範圍非常廣泛,因此,我們只鎖定「食品添加物」(同時涉及生產科技與保存科技)、[4]「健康食品」(生產科技)[5]與「基因改造(含奈米)食品」(生產科技)[6]這三類科技食品,並從食品衛生安全、[7]食品科技法規[8]與食品科技資訊[9]這三個角度切入,探討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關係。而我們的工作目標則設定如下:

一、透過計畫的執行,促進不同知識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食品科技」的相關議題,形塑、醞釀新的跨領域知識社群。

二、以跨領域對話的成果為基礎,強化大眾對於若干重要食品科技的基本認知。

三、透過不同知識領域專家的共同探索,提供決策者、立法機關與相關部門在做有關食品方面的決策時,所需要的充分資訊和正確知識。

四、透過對話,促使食品科技從業人員、相關研究者或業界自訂及遵守基本規範和倫理,並思考該科技發展可能對人類帶來的風險、傷害和影響。

工作的第二個階段,我們先建立「現代食品科技文明的反思」計畫的專屬網站(http://www.cla.nchu.edu.tw/food/),作為揭露訊息、交換意見、彙整文獻、紀錄活動的平台。緊接著,便邀集學界與業界的專家接連舉辦四場工作坊:一、「食品添加物工作坊」(2009/7/17);二、「基因改造(含奈米)食品工作坊」(2009/7/24);三、「健康食品工作坊」(2009/7/31);四、「食品科技法規工作坊」(2009/11/9)。這些工作坊著重於專家與專家之間的對話,一方面廣蒐相關的研究文獻與口頭意見,另一方面則整理重要的議題、爭議焦點與既有的共識。隨後,便由各個工作坊的負責人撰寫工作報告。

個階段,我們展開推廣的工作,在200912月接連辦理三場講座:一、「食品添加物」(2009/12/5);二、「健康食品」(2009/12/12);三、「基因改造(含奈米)食品」(2009/12/19),由計畫團隊的成員擔任各場次的主持人、主講人和對談人,邀請產、官、學界及一般民眾參與,將我們的研究成果及在工作坊中所獲致的資訊與知識進一步擴散,並收集回饋意見。

在舉辦三場講座之後,我們原本所設定的工作項目都已完結。但是,計畫成員在工作期間已累積不少研究文獻,也獲得各界不少的支持與回響,深覺有必要發表較為正式的研究論著,讓更多人能分享我們的成果,因此,便決定編輯、出版論文集。這個決定深獲國科會人文處與國立中興大學的支持,並獲稻鄉出版社同意協助,故於2010年初展開密集的編審作業,終於在三月底完成所有的審查、排版工作。

做為這個計畫的主持人以及此書的主編,我有必要交待計畫的緣起與執行情形,以及此書的由來,故有以上的陳述。最後,容我藉此感謝所有計畫成員的積極參與和奉獻,[10] 以及眾多提供諮詢意見、參與工作坊與講座的專家、學者、業者和聽眾。而在此書的編輯過程中,稻鄉出版社的同仁、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劉杏怡秘書與中文學系博士班林貞吟同學,對我諸多相助,特此致謝。



201041日寫於國立中興大學學人宿舍



[1]參見《維基百科》「世界人口」(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4%BA%BA%E5%8F%A3)。
[2]這是指獲取、管理、分配與利用「資源」(包括人、物與環境)的知識與能力,以及避免和解決人際衝突的技巧與機制。
[3]尤其是解決疾病問題的醫療科技與解決機荒問題的食品科技。
[4]主要負責人為詹長權教授。
[5]主要負責人為鄭斐文教授。
[6]主要負責人為周桂田教授。
[7]主要負責人為胡素婉教授。
[8]主要負責人為許舜喨教授。
[9]主要負責人為羅思嘉教授。
[10]本計畫除了主持人之外,共有六位共同主人:羅思嘉教授、許舜喨教授、詹長權教授、周桂田教授、胡素婉教授、鄭斐文教授,以及位專、兼任助理:黃婉如、林右翎余惠萍、林韋廷、吳嘉恬、陳尹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