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短歌行 70:黃梔


2017-4-25-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_黃梔花〕



黃梔花開
老人盲目,嗅著
香甜的夏天


2017/5/14母親節寫於汐止

未來歷史學



壹、引言:「未來」的歷史

人類用來創造、保存及傳播知識和文化的工具與媒介,基本上已歷經三次重大變革,一是口語;二是文字(書寫);三是「數位」(多媒體)。我們目前正處於從文字轉向數位的變革階段,因此,即使歷史學者所要處理的基本上是屬於「過去」的事物,我們仍然不得不針對人類歷史的未來」發展有所省思、想像與預測,以因應可能的重大變局。

貳、新對象

歷史學者以前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特定時空下的人類思想、行為、活動及其所涉及的事、物,而這些人、事、物都存在於實體的物理和生物世界。但是,到了數位時代,人類利用電腦各種網路設備建構了一個人類獨有、獨享的「虛擬世界」(網路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人類一樣可以進行各種慣有的日常活動(如社交、交易、選舉、宣傳、議論、娛樂、集會、宗教、創作等),並且經常與實體世界的活動相互連繫、延伸與互補。然而,兩者之間有時也存在著競爭或替代關係。
因此,未來凡是要探究當代及未來世界的歷史學者,雖然研究對象依然是人,但必須出入實體與網路世界,才能完整的觀察、分析人的政治、經濟、社會、宗教行為,及其日常生活與文化活動。

參、新史料

一、數位資料
無論甚麼年代,歷史研究都離不開史料,但未來的歷史學者所運用的史料將以「數位資源」(digital resources)為主,包括了「數位化材料」(digitized material)和「原生數位材料」(born-digital material)。前者是指將原本以非數位方式儲存或呈現的訊息、資料、物件,轉化為數位格式,後者則是指直接利用數位工具生產的數位資料。未來,文字、圖像、聲音、影像、影音、器物等物件,都可以透過數位轉化而打破彼此的界限,匯流在同一個平台或系統,且可以使用數位工具進行檢索、分析、管理與利用。

二、微縮效應
數位資料也引發了史料搜集、儲存、管理與運用的「微縮」效應。原先的實體史料,必須耗用大量媒材,占用龐大的典藏空間,但是,透過數位化處理,便可以大幅縮減其體積和重量,而「原生數位材料」所佔據的儲存空間更是遠低於各種類型的實體資料。因此,這可以說是一種「物體/媒體微縮」,進而促成「空間微縮」。
此外,數位科技準確、快速、廉價的複製能力和傳播能力,無論在速度、數量、距離方面,都不是口語、文字或實體媒材所能比擬。因此,「微縮」效應還包括縮減了史家近用(access)資料的障礙,這是使用者與資料之間的「距離微縮」,以及取用資料的「時間微縮」。

三、大數據
      數位資料往往也意味著巨量資料。在數位時代,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布建,個人電腦與行動載具的普及,即時感測、監控與傳輸系統的建立,以及雲端運算與儲存科技的進展,人類生產、複製、改造、傳播與再生產知識與訊息的能力、效率與速度有了重大的突破,網路世界因而隨時隨地充斥、流通、增長著巨量的資料,這也就是俗稱的「大數據」(Big Data)。
   「大數據」可以是有意的採擷與建構,也可以是隨機、自然形成的;有些資料的同質性高,有些則極為龐雜。而且,資料量通常會持續、快速的增長,必須藉助特殊的數位科技的方法和工具才能分析。未來的史家也必須處理這樣的巨量資料。

四、數位匯流
     「大數據」的出現和「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息息相關。所謂「數位匯流」是指透過數位的方式,將原本以不同形式(如:聲音、文字、圖像、影像、器物等)或不同媒材(如:紙張、布帛、木石、金屬、膠片、磁帶等)所呈現的訊息,匯聚成可以在同一載具或平台顯示的數位資料。這意味著未來的史家所要處理的史料往往是一種多媒體的數位文本。

五、多語文本
      網路世界幾乎覆蓋了整個實體世界,連結了絕大多數的人群,建立了通暢的往來管道。但是,大多數人仍會使用其日常慣用的母語,因此,在網路世界所產製、流傳的資料,必然是包括各種自然語言(語文)的多語文本。
      其次,網路世界的多語情境還添加了「人工語言」這個新語種。無論是作業系統(OS)還是應用程式,基本上都是由某種特定的程式語言撰寫而成。這種人工的「符碼系統」,不僅用來溝通人與機器,也讓不同的機器可以串接或交換訊息。而網路世界的「符碼系統」,不僅多樣,還快速演化、激烈競爭,很難達到「書同文」的境地。此外,各地的網路族在彼此頻密往來、溝通的過程中,也不斷創造新詞彙和新的「符號」及「代碼」語言,讓非網路族或該社群之外的人難以理解。因此,未來的史家,勢必要掌握相當多樣的語言,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必須兼顧,才能讀懂這種新史料。

肆、新工具
      未來的史家,無論是要生產、管理,還是要展示、傳播知識,必須利用一些數位工具與技能。

一、      基本工具
      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電腦、攝影機和所謂的「辦公室套件」,包括:文書處理工具、簡報工具、試算表工具、資料庫管理工具、通訊工具等軟體,以及用以處理圖表、圖像和影像的工具、和網站設計工具。這些工具通常被用來「生產」知識,因此,也被稱作「生產力工具」,但事實上,其知識「管理」、「展示」及「傳播」的功能也不能忽視。

二、      資料的搜集與管理工具
      在搜集與管理資料時,則必須使用各種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和訊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工具,才能在網路世界或資料庫中快速找到大量的資料。而在取得數位資料或是將資料數位化之後,若要便於後續的查找及運用,通常必須建置資料庫,利用管理系統進行資料的分類與管理,並且開發便於使用的操作介面。

三、      資料的分析與探討工具
      針對所搜集、整理的資料,史家可以以特定的課題為導向,運用各種「資料探勘」或「文本探勘」的工具進行分析。例如,「詞頻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從一本書、一套書或大型的全文資料庫、後設資料庫中找出某特定詞彙出現的次數、頻率,或是自動萃取關鍵詞、自動進行斷詞(分詞)並統計其出現的次數、頻率。
其次,也可以運用「抄襲比對」、圖像或影音辨識等工具,進行各種「比對」工作,用來分析文件、文本、物件之間的異同,或是在大量資料中快速進行歸類,找出其共同特徵。

四、      資料的呈現與傳播工具
      無論是整理之後的資料還是研究成果,史家可以利用各種數位工具來呈現與傳播。
      首先,「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幾乎成為呈現資料時的基本要求,無論是經過運算、繪製的統計圖表、心智圖、主題圖、空間分布圖,還是原始的圖像(3D圖像、照片、圖畫),未來將不只是文字表述的附屬品。
      其次,「電子出版」或「數位出版」也將蔚為主流。匯合了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不同形式的內容而成的多媒體電子書、期刊、雜誌,將成為傳播訊息與知識的新載體,而且,通常這也會採取「線上出版」的方式,因此,大多具備開放性、互動性和變動性等特質,讓過去書寫、印刷時代的「固定文本」變成可以成長、變化的「活體」。
      當然,最具展示及傳播效能的還是網站(平台)。因此,如何架構、建置、管理與營運一個網站,或是運用既有的平台,也是未來史家的必備技能。甚至必須學習程式語言,以便打造自己所需的工具。

伍、新方法
      未來的史家所面對、處理的通常是巨量資料,且必須使用數位工具,因此,在研究、探索問題時往往必須採取一些新方法。

一、      「鳥瞰」閱讀
      首先,在閱讀方面,由於大半是採取「機讀」(機器閱讀)的方式,因此,傳統逐字逐句的「細讀」(Close reading)、詮釋字裡行間的意義,便難以進行。反之,以「鳥瞰」(Distant reading)式的觀察或「宏觀分析」(Macroanalysis)的方法,探討人、事、物在時、空中的分佈,勾勒主要發展趨勢和重大變遷階段,或是尋繹文本、社會的結構與關係,可能會成為未來常見的閱讀方式。

二、      社會網絡分析
      其次,人物向來是歷史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傳統史家大多偏重於探討個別人物或特定人群的行為、心理和活動,但未來的史家可以利用「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方法和工具,剖析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並探討訊息、知識、資源、權力如何在人際網絡中產出與流轉。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探討由網際網路所建構的「虛擬社群」。

三、      地理資訊系統
      未來的史家還必須導入地理資訊系統(GIS),這不僅是為了資料呈現的視覺化,更重要的是要強化人文思維的空間向度,讓自己可以在三維空間中搜集、處理資料及思考問題。而且,空間思維所涉及的不只是地理位置(地點),還必須考量面積、高度、距離、方向,以及整體的生態環境。

四、      眾人「協作」
      過去的史家,從搜集、整理、分析資料,到撰寫、發表研究成果,大多都採取單打獨鬥的「獨立」(或孤立)研究。未來則不然,眾人「協作」將逐漸成為常態,尤其史家與資訊科學家或資訊技術人員之間的合作,更是不可或缺。所謂的「群眾協作(Crowdsourcing)可以用來協助史家搜集、整理,甚至是分析資料,而各種協作平台則常被用來進行群體的協同寫作。

陸、新課題
未來的史家,由於必須運用新的數位資料、數位工具、數位方法,研究出入於實體與虛擬世界的「新人類」,其著重或是擅長的研究課題應該也會和過去有所不同。
首先,在網路世界不斷增生、積累的「大數據」,有相當多的資料都和眾人的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社交活動、購物行為、意見表達有關,因此,大眾文化史、流行文化史、生活史、生命史、人口史、心態史等領域的課題,應該會因為資料豐富而受到重視。
其次,由於運用「詞頻分析」工具,可以快速找出特定詞彙及關鍵詞,並統計出現的次數、頻率,而詞彙往往指涉特定的人、事、時、地、物,因此,某一人、事、物、地在歷史長河中的「形象」或「觀念」的演變,應該會是未來史家容易入手的研究課題。
再者,由於有各種便利的「比對」工具,可以分析文件、文本、物件之間的異同,因此,宗教、醫學、史學文獻輾轉抄襲或經多人反覆編訂、注釋的情形,便可以利用這樣的工具,找出彼此緊密相關或有承襲關係的文獻叢集,這也有助於未來文獻史、思想史的研究。
此外,凡是以「人群」為主體的政治、社會、宗教、學術、疾病、文化史,由於可以運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方法和概念,未來將會成為史家偏愛的領域。
      而地理資訊系統則格外適用於探討歷史研究中的移動(旅行、交通、移民、傳播等)、聚落(城市、鄉村等)、建築、物產、人口(族群、語言)等問題,也可以用來檢視「網路世界」的訊息流向和空間分布的演變史。

柒、結論:「歷史」的未來
「未來」的歷史發展正大步邁向「數位時代」,史家的研究對象和所能運用的史料、工具、方法,也會跟著「數位化」,其所關心或是比較便於處理的研究課題可能也會改變。換句話說,過去及目前史學研究的主流範式,未來可能會進行「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因此,「歷史」的未來究竟會是何種的面貌,也格外值得注意。過去,史家的主要工作與責任在於紀錄當代的人物與事件,保存社會的「共同記憶」,強化過去與現在的連結以及群體「認同」。未來,則可能還必須提供「預測」的服務。過去的歷史研究與歷史書寫,舉凡史料的真偽、人物的評判、事件的敘述、演變的解析,基本上都必須仰賴史家的專業工作,但是,未來的「歷史」,將是眾人協作的時代,也是人與機器協作的時代,多元的聲音、多樣的價值、多種的解讀、多重的角度,必將在歷史的國度異質並存,史家將失去專斷的權柄,甚至只能蔽身於「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的大帳篷之中。
不過,「歷史」未來仍將川流不息,史家也許會身影微縮、聲音微弱,但是,仍將不斷向歷史長河丟石頭,不斷叩問人類文明的軌跡與方向。

2017/3/20春分之日,寫於南港中研院史語所

收入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編,《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8:3創刊20年紀念特刊)(台北: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2017/5),頁56-62




參考書目
Adair, Bill, Filene, Benjamin and Koloski, Laura eds. Letting Go?: Sharing Historical Authority in a User-Generated World. Philadelphia, PA: The Pew Center for Arts & Heritage, 2011.
Borgman, C. L. Big Data, Little Data, No Data: Scholarship in the Networked World.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15.
Boyd, D. A. and Larson, M. A. Oral History and Digital Humanities: Voice, Access, and Engagement.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Cohen, D. J. Digital History: A Guide to Gathering, Preserving, and Presenting the Past on the Web.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5.
Dear, M. J. GeoHumanities: Art, History and Text at the Edge of Place. London: Routledge, 2011.
Dougherty, J. and Nawrotzki, K. eds. Writing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3.
Graham, Shawn, Milligan, I. and Weingart, S. eds. Exploring Big Historical Data: The Historian's Macroscope.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15
Greengrass, M. and Hughes, L. M., eds. The Virt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 Farnham: Ashgate, 2008.
Gregory, Ian N. Toward Spatial Humanities: Historical GIS and Spatial Histo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4.
Kee, K. Pastplay: Teaching and Learning History with Technolog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4.
Knowles, A. K. Placing History: How Maps, Spatial Data, and GIS are Changing Historical Scholarship. Redlands, CA: ESRI Press, 2008.
Mayer-Schönberger, V. and Cukier, K.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
Moretti, F. Distant Reading. London: Verso, 2013.
Ridge, M. Crowdsourcing our Cultural Heritage. Farnham: Ashgate, 2014.
Rosenzweig, R. and Grafton, A. Clio Wire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in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Schreibman, S., Siemens, R. and Unsworth, J. eds. A New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6.
Scott, John. What 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2.

Weller, T. History in the Digital Age. Abingdon: Routledge,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