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科技與人文對話》序

       


        科技是人類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石。以最近一百年的發展來說,食品科技餵養了有史以來最多的人口,醫療科技也讓人類在對抗疾病的長期戰爭中取得了空前的勝利,資、通訊科技(ICT)則將徹底改變人類文明的傳承與創新模式,也讓「全球一村」不再是口號或夢想。因此,不少人對於科技的「信仰」已接近或超過宗教,相信科技可以解釋一切、解決一切。科學家儼然成為新的先知和救世主!

不過,戰爭科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能源科技(尤其是石化與核能科技)造成的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也讓人對於科技有一些驚怖與畏惡之感。再加上「科技與社會」(STS)這個學術領域與社群的興起,近些年來,也有不少人不斷質疑、檢視、省思科技對於人類社會是否真的有利無弊,抑或是禍福參半?本書所收錄的七篇文章,基本上可以說是這種思潮下的產物。

第一篇〈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的反思〉,透過「食品添加物」、「健康食品」及「基因改造作物」,從衛生、法規、資訊三個角度切入,檢討食品科技可能帶給人類的風險、傷害和影響。

第二篇〈基因科技的道與術:從受試者的心理衝擊探究基因檢測的必要性〉,雖然肯定基因檢測技術在預防醫學上的貢獻與必要性,但更著重於分析受測者在面對「負面結果」時的心理衝擊、風險知覺、調適過程與對策選擇。

第三篇〈欲迎還拒的科技使用意願:以遠距照顧為例〉,也肯定運用資通訊科技進行「遠距照護」(Telehealth)對於醫療品質與效率的確有所助益,但仍著重於分析民眾抗拒使用此一醫療科技的緣由。

第四篇〈如何讓數位科技成為全民共享的資源?美國寬頻計畫之研究與反思〉,主要透過美國「國家寬頻計畫」(National Broadband Plan),探討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之後所造成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以及弭平落差的因應對策和具體行動。

第五篇〈關於「網友」的二三事:數位時代電視新聞製作的真實樣貌〉,藉由公視和TVBS兩家電視台的新聞內容,剖析、比較其播報「網友說」(匿名消息來源)的新聞天數、則數與長度,以及各自採取的輔證措施,藉此探討在數位科技衝擊下的媒體生態與新聞專業倫理的改變。

第六篇〈全球架構下的台灣發展典範與挑戰及其研究議題:國立故宮博物院之資訊科技應用及服務創新〉,比較正面的肯定台北故宮博物院運用資訊科技於展示服務與教育推廣所產生的效益,不過,此文也關注傳統的博物館在進行這種「服務創新」的轉型工程時,如何建立相應的「服務生態系統」(service ecosystem)及其「價值網絡」(value network),以及這種變革所產生的人文與社會影響。

第七篇〈文物藝術品攝影著作之著作權保護與利用〉,藉由美國地方法院的一個判例,討論文物藝術品的「攝影著作」的著作權保護和利用問題,這雖然是老問題,但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攝影著作」的重製、改作及傳播的方式、效率已和「非數位時代」大不相同,其產生的爭議也更複雜。

這七篇文章,所涉及的「科技」包括了食品科技(第一篇)、醫療科技(第二、三篇)與數位(資通訊)科技(第三、四、五、六、七篇),觸及的議題則包括了身心健康(第一、二、三篇)、教育服務(第四、六篇),與社會規範(倫理、法律)(第五、七篇),他們不只分析現象與問題,也提供了具體的對策與建議。

透過這些研究報告,我們可以更充分的了解,科技不僅僅是科技。面對科技,無論是科技的研發者、業者,還是科技政策的擬訂者、執行者,抑或是科技產品的使用者,不能只關注知識和技術層面的問題,也不能盲目的相信科技只會帶來利益和幸福。在研發與應用科技之時,我們必須更審慎的評估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和禍害,並努力預防或預想因應之道。

尤其是目前正式火熱的數位科技,其所帶來的問題,不只是本書所提到的「遠距照護」、「數位落差」、傳播倫理、教育服務和著作權益,還包括形形色色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學術、文化問題。例如,當「物聯網」(LOT)逐步建構成形之後,人也會成為身陷網絡之中的「萬物」之一。未來,透過身上的穿戴式或手持式裝置,甚至是植入體內的晶片或仿生物件,我們可能分分秒秒都會將個人的位置、生理、情緒、行動、行為,以及我們所接觸到的「物聯網」上的「物」的訊息,向網路世界傳送,並被特定或不特定的組織或個人所掌握與利用,即使是在家裡或是獨處之時,個人「隱私」恐怕都將退縮到小小的一隅或是完全消失。

其次,當各地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建構完成之後,我們在公共空間的生活作息、一舉一動,更是無時無刻不在政府及企業的監視、記錄與控制之中,任何「逾矩」的行為與行動,都難逃檢舉、控訴與懲罰,甚至連企圖「違規」都不可能。人類的各種自由會被限縮到何種程度,已很難想像,但愈加嚴密的束縛與限制已是明顯的趨勢,城市將成為區域廣闊的監獄,人類則形同囚徒。

        更驚人的是,隨著「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的精進與運用,未來人類在「網路世界」的感官經驗與心靈活動將更趨近於在實體世界的經驗,有時甚至更加敏銳、強烈且可以任意操控。當「虛擬實境」結合了「物聯網」和「智慧城市」之後,人類在網路世界的移動與體驗便會類似科幻電影所描述的「時空穿越」或是傳統道教「洞天福地」(神仙世界),或是一如北亞「薩滿」(shaman)的「魂遊」(ecstasy)、台灣童乩和「尪姨」的「觀落陰」。而隨著進入、停留在網路世界的時間不斷增加,人類在虛擬世界的心靈活動時間便會超越在實體世界的身體活動,屆時,個人身心解離的現象也會頻頻出現。當這樣的人口成為社會群體的多數時,究竟會引發何種社會效應或物種變化,則難以預測。

        事實上,數位世界已經成形,甜蜜與美好的,我們已經品嚐,苦澀與醜惡的,我們也有所感知。這個世界未來將如何演化,人類要何去何從,也許無法準確預測,也許無力掌控變局,但是,我們至少要觀測、記錄、反思這樣的發展過程,並適度提供一些警示與對策,防止人類被這匹「數位巨獸」所吞噬。例如,「數位足跡」與「記憶」的抹除權利與機制,數位資料的開放與「民主化」的規範,「網路成癮」與「社交沉溺」的防制,網路犯罪的偵防與審判等,都是迫切需要的工作。

        總而言之,在發展科技時,多一點社會關懷,多一點人文思維,才是正道,也是科技與人文對話的意義所在。


2016/08/10寫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按:這是替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編的《科技與人文對話(二)》(台北: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2016)[https://www.most.gov.tw/hssnq/ebook23/]所寫的序。2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