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文化轉向:《古今論衡》第22期「讀後語」


《古今論衡》第22收錄了三篇和「西北考察團」相關的文章。王炳華〈「土垠」為漢「居廬訾倉」故址說〉一文,一方面追述黃文弼在1930年代參與「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的重要發現和當時「土垠」遺址的情況;另一方面則補述1980年代之後中國考古學者針對當地所進行的多次調查及收穫,但更重要的是,王炳華直指「土垠」遺址其實就是傳世文獻所說的「居廬倉」,也就是當地出土漢簡中所稱的「居廬訾倉」。他還結合各種文獻,企圖「重建」此一漢帝國西北重要據點的風貌。丁瑞茂〈史語所藏黃文弼寄存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文物〉則是從黃文弼將當年考察所得的一枚重要漢簡「居廬訾倉以郵行」送給王世杰(1891-1981)的故事說起,探查到這一枚疑似「失落」的漢簡,目前其實還「寄存」在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並轉而交待史語所典藏部分黃文弼在「西北」考察所得文物的因緣。至於羅丰〈西出陽關──向達與西北史地考察團〉一文,則是企圖探索向達(1900-1966)在1940年代中國兩次「西北考察」活動中的身分、角色和成就,以及各個單位(包括: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北京大學等)、各個參與成員之間的交涉、互動、衝突與合作。上述的「西北」考察,距今已有七、八十年,當事者幾乎已全數亡故,但這些前輩學者在戰亂不斷、動盪不安的政治、社會環境之下,克服各種困難所取得的文物、資料、知識和經驗,卻已成為不朽的學術資產。
其次,本期還收錄了兩篇「學術與思潮」方面的論文,一為黃進興〈清末民初儒教的「去宗教化」〉;二為鐘月岑科學、生物政治與社會網脈:近代中國優生學與比較研究取徑之反省〉,恰好突顯出近代以來中國在「西力」衝擊下的兩個重要的「文化轉向」,一是「去宗教化」,另一則是「科學化」。而這樣的「思潮」或「文化轉向」,至今仍看不到有任何「退潮」或「改向」的跡象。
最後,楊正顯〈王陽明詩文拾遺〉一文,再次提醒我們,研究者想要「窮盡」或「掌握」所有的研究資料是何等困難的事。即便重要、著名如王陽明,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有人能從「故紙堆」裡發現「新材料」。
後記:《古今論衡》第22期出刊前夕,主編陳熙遠先生因羈旅海外,未及撰寫「編後語」,便由我代筆。但付印之前,陳先生及時趕回,並遞交其「編後語」。因此,我便抽回代撰之文。不過,文章既已寫成,就如嬰兒已呱呱落地,美醜都不宜藏而不發。故改以「讀後語」名之。
2011831日寫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